地方自考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眉山 广安 达州 雅安 巴中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快捷导航:
四川成考报名时间2021 四川成考历年分数线是多少 四川成考学校 四川成考本科 四川成考学费多少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知识汇总(2)

2020-07-11 17:24   来源:未知

 

3、体育

(1)体育的概念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2)体育的意义

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体育是促进学生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③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3)体育的任务

①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4)体育的内容

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

(5)体育的组织形式

①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体育锻炼;④运动队训练;⑤运动竞赛。

4、美育

(1)美育的概念

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③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有怡情健身作用。

(3)美育的任务

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美育的实施途径

①通过各科教兴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1)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①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②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②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①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②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③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4)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①通过校办工厂(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②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③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四、教育制度

要求:

1、识记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建立学制的依据。

2、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概况,主要指现代学制颁布的年代学制名称。

(一)教育制度的概述

1、教育制度的概念

(1)广义概念

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2)狭义的概念

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1、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未实行)

(2)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4)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3)1985年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②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改革;④高等教育改革;⑤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

利进行。

(4)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①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③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④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五、教师与学生

要求:

1、了解教师的作用。

2、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以及正确的师生关系。

3、掌握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一)教师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和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创造性;②连续性、广延性;③长期性、间接性;④主休性、示范性。

3、教师的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集体协作的精神;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

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

(二)学生

1、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①依据;②表现。

(2)学生是自欺欺人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①依据;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发展阶段

(1)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

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

(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

①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意义

2、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六、教学理论与实践

要求:1、识记教学、课程、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班经授课制、课的类型和结构等概念。

2、理解和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其改革、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

3、能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解释说明有关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

(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教学的作用与地位

(1)教学的作用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地位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3、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课程与教材

(1)课程的意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的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课程的意义

2、课程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3、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在纲)和教材。

(1)课程计划

①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③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互相衔接,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②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③编写课程标准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④教科书的编排形式。

 

微信公众号
自考公众号

关注自考公众号
(第一时间掌握自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