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考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眉山 广安 达州 雅安 巴中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快捷导航:
四川成考报名时间2021 四川成考历年分数线是多少 四川成考学校 四川成考本科 四川成考学费多少

2020四川成人高考《政治》选择题3套

2020-04-14 12:37   来源:四川成考网

 

2020四川成人高考《政治》选择题3套

52

1. 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

A.经验材料 B. 理论结论 C. 一般方法论 D. 具体方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 ()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3. 把思维归结为仅仅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能够 ()

A.理解和改造世界 B. 创造客观规律 C. 改造客观规律 D. 消灭损

害人类的规律

5. 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 ()

A.事物的持续运动 B. 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 矛盾是指 ()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 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

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D.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7. 理解的本质在于 ()

A.主体创造 B. 能动反映 C. 社会实践 D. 客观存有

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 人民群众在历的作用问题

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有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

9. 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 ()

A.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国体 D. 意识形态

10.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政治法律思想 B. 哲学观点 C. 国家政权 D. 科学技术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

A.信息功能 B. 教化功能 C. 强制功能 D. 促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12.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封建社会 D. 半封建

社会

13.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科学补习所

14. 中国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

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15.1920 年 8 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 ()

A.北京小组 B. 武汉小组 C. 长沙小组 D. 上海小组

16. ***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 ()

A.《星星之火,能够燎原》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 《新民主主义论》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 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

力之间的矛盾

18. 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 依靠苏联的援助

19. 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八大”

20. 提出中国 *** 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 ()

A.1947 年*中央十二月会议 B.* 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筹备会议

21.* 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升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2. ***思想的精髓是 ()

A.群众路线 B. 统一战线 C. 实事求是 D. 武装斗争

23.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

A.发展道路问题 B. 根本任务问题 C. 发展战略问题 D. 发展阶段

问题

24. 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 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

A.供求机制 B. 激励机制 C. 价格机制 D. 竞争机制

2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

A.经济体制改革 B. 政治体制改革 C. 经济建设 D. 对外开放

28.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 ()

A.按劳分配 B. 共同富裕 C. 生产资料公有制 D. 公有制经济占主

体地位

2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30. 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

A.为人民服务 B. 诚实守信 C. 集体主义 D. 爱国主义

31.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 港澳台高度自治

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32. 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 生产关系为标准

C.公有制水准为标准 D. 阶级斗争为标准

33.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 B. 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准则

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D. 维护社会秩序的

行为规范

34. 可持续发展强调 ()

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 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 高科技的发展

35. “三讲”中的核心是 ()

A.讲学习 B 讲政治 C. 讲正气 D. 三个代表

参考答案

1.C2.B 3.D 4.A 5.D6.D 7.B8.D9.B 10.C11.C 12.C13.A

14.B15.D16.A 17.A 18.D 19.A20.B21.B22.C23.B24.B25.C

26.D27.C28.C29.A30.C 31.D 32.A 33.C34.A35.B

【文章二】

1. 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 )

A.科学社会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 )

A.理解论和实践论问题 B.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 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 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 )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

7. 质变指的是 ( )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 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 事物数量的增减

8. 实践高于理论的理解,是因为实践具有 ( )

A.普遍性 B. 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 直接现实性

9.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 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

A.政党制度 B. 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 国家制度

11.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绝大部分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 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 )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 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

A.共产主义 B. 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 三民主义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

A.洛川会议 B. 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15.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 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 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 ***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 )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7.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 ** 宝的文章是 ( )

A.《〈* 人〉发刊词》 B. 《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 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 (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 《关于当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

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 《五四指示》

19. 在 1946 年 1 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 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 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 年 6 月,*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 迅速消灭 ****** 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 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21. 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

A.***发表《论十大关系》 B. 党的“八大”

C.***发表《关于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党的“九大”

22. 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 )

A.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 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 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

23.DXP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24. 中国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DXP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 )

A.1980 年 B.1984 年 C.1987 年 D.1992 年

2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 )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 世纪中叶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 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 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 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 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 )

A.马克思、恩格斯 B. 列宁 C. *** D.DXP

29. 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不存有雇佣关系 B. 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 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3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 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

A.阶级斗争 B. 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 经济文化的差异

32. 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社会救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33.DXP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

A.共产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 D. 集体主义

35. 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 服务于社会主义的

C.在野党 D. 民主主义的政党

参考答案

1.A 2.C 3.B4.D 5.A6.C7.B8.D9.C 10.D11.B

12.D13.C14.B15.C 16.B17.A18.D 19.A20.A21.D22.D23.D 24.C

25.D 26.D27.A28.D29.A 30.B31.B 32.B 33.C34.D 35.B

【文章三】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 英国古典经济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

A.本原和派生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4. 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 ( )

A.相对主义 B. 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诡辩论

5.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 ( )

A.意识产生物质 B. 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创造物质

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 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 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7.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外力的推动 B. 事物内部矛盾

C.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 D. 矛盾双方互相联结

8. 一种理解是否是真理,在于它 ( )

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 B. 是否清楚明白

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 D. 是否有用

9. 人类理解的基础是 ( )

A.感性直观 B. 理性思维

C.客观精神 D. 社会实践

10. 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 )

A.社会绝大部分人的思想 B. 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 劳动群众的思想

11. 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

A.人的自身需要 B. 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 人的自然属性

12.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 《天津条约》的签订

13.1917 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的是 ( )

A.《天坛宪章》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 《中华民国约法》

14. 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的是 ( )

A.陈独秀 B. 胡适 C. 李大钊 D. 鲁迅

15. 首先提出***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 )

A.LSQ B.ZD C. 王稼祥 D.DXP

16.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 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B.* “三大”的召开

C.中国****** “一大”的召开 D. 中国****** “二大”的召开

17. 遵义会议上,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 ( )

A.*** B. 王稼祥 C. 周总理 D. 张闻天

18. 中国 *** 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 ** 宝”是 ( )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 B.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

的建设

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 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

党的建设

19. ***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中国革命和中国 * 》 D. 《新民主主义论》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 ( )

A.没收 B. 赎买 C. 公私合营 D. 改造

21.* 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升”方针的会议是 ( )

A.1961 年*八届九中全会 B.1979 年*中央工作会议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 党的“八大”

22. 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延安整风 B. 遵义会议

C.* 七届二中全会 D.* “七大”

23.DXP理论这个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 )

A.改革开放 B. 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

24.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 )

A.直接动力 B. 惟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 次要动力

25.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目标是实现 ( )

A.综合机械化 B. 生产自动化

C.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D. 科学化

2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要使市场 (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28. 我国现阶段存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 )

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B. 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C.生产力状况 D. 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

29.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 ( )

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 B. 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 D. 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

其生活的第一需要

30.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B. 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 DXP理论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1. “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为解决 ( )

A.台湾问题 B. 香港问题 C. 澳门问题 D. 经济特区问题

32. 我国的政体是 ( )

A.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 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 )

A.依法治国 B. 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4.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描述不准确的是 ( )

A.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B. 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是促动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

3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 )

A.民主 B. 集中 C. 民主集中制 D. 人民当家作主

参考答案

1.B2.C 3.B4.D 5.B6.A 7.B8.C9.D10.C11.C 12.C13.B

14.A15.C 16.C17.A 18.B19.B20.A

21.A22.D23.C24.C25.D26.C27.B 28.C29.D30.A 31.A

32.B33.C34.B 35.C

 


 

微信公众号
自考公众号

关注自考公众号
(第一时间掌握自考信息)